我常常被問:「你們拍婚禮,到底都在拍什麼?」
其實我們在拍的,不只是畫面,而是「發生了什麼」。
開場前:準備比你想像得更多
婚禮拍攝不是當天才開始的。
前一天我會確認器材、備用電池、記憶卡,連天氣預報都要看。
如果是戶外婚禮,下雨要備雨衣、器材防水;如果場地是老宅,就要思考燈光怎麼補。
我們不能臨場發揮,我們得預先演練。
當天早上:化妝、聊天、光線剛好
通常是從新娘化妝開始拍起。
我會先觀察現場的動線、光線怎麼打進來,有沒有窗戶、有沒有亂七八糟的背景。
我喜歡從這時候開始融入現場,跟新娘聊聊天,不要讓鏡頭變成壓力。
這時候拍的是「還沒發生」的情緒。
她會緊張、會興奮,也會笑著說自己昨晚根本沒睡好。這些情緒,我都盡量收進照片裡。
上午流程:迎娶、拜別、儀式… 全程緊繃
迎娶的流程很快,幾乎沒有重來的機會。
很多瞬間只會出現一次:掀頭紗、擁抱爸媽、喊出「我娶你了」,都是真實發生的,沒有人會說「等一下我重來一次」給你拍。
我得時刻注意所有人的情緒變化,因為感動不會通知你,畫面也不會等你。
中午到下午:搶時間、搶光線、搶位置
新人在化妝、工作人員在佈場,這時候我會先拍場地、喜餅區、桌卡細節等畫面。
如果還有空檔,我會問新人要不要去附近拍幾張類婚紗照,這些畫面通常很自然,也很有紀念價值。
進場流程、換裝、儀式、遊戲,流程一個接一個,攝影師要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,提前卡好位置、抓好角度。
婚禮結束後:我們的工作才剛開始
大家都說婚禮好累,但其實攝影師的累,才剛開始。
回家後要備份檔案、整理照片,有時還要通宵備份,生怕哪個記憶卡出事。
然後花時間挑照片、調色、修圖,做成交件包。
有時候你看到的50張成品,是我從2000張裡選出來的。
後記:我拍的不只是照片,而是他們的一天
婚禮不是完美的秀,會有小失誤、會有趕流程,甚至會有人遲到、會場太暗。
但這些都是「真實」,而我想要記錄的,是這一天發生的每一個「當下」。
不是每個畫面都要唯美,但每張都應該有「意義」。
這就是拍攝婚禮的一天。
不是浪漫的工作,而是一份需要觀察力、體力、還有一點點第六感的工作。
但每次拍完,看著照片裡那些笑容、那些感動的眼神,我總是會想:
「還好我有把這一瞬間拍下來。」